(資料圖)
為緩解能源危機并為明年更大的供應挑戰(zhàn)做準備,歐盟計劃提出遏制天然氣價格的“終極手段”。
媒體報道稱,歐盟將在本周二公布新的天然氣價格限制方案。文件草案顯示,作為“終極手段”,歐盟將具有干預市場并設定在荷蘭所有權轉讓中心進行天然氣交易“最高動態(tài)價格”的能力。當天然氣價格達到不可持續(xù)的高點時,歐盟將啟動該機制。但“最高動態(tài)價格”機制有時效上的限制,最長時間只能持續(xù)3個月。
草案同時建議對天然氣價格設定上限與其他措施結合使用,包括強制共同購買天然氣。根據(jù)計劃,歐盟成員國充分利用聯(lián)合談判的議價能力,合作購買足夠多的天然氣,采購總量至少占其儲存量的15%。草案同時允許公司組建歐洲財團就天然氣長期合約進行談判,但俄羅斯供應來源將被排除在參與之外。
草案其他措施還包括限制能源衍生品市場的波動性,強制減少天然氣消費量,并在更長時期內(nèi)為液化天然氣設立一個新基準,以避免價格上漲和限制投機。為抑制天然氣波動,草案要求交易場所在2023年1月31日之前建立一個新的電力和天然氣衍生品臨時日內(nèi)波動管理機制。屆時交易場所必須每天對近月能源衍生品交易設置價格上限和下限,以限制價格大幅波動。
能源補貼也在考慮之列。草案將為成員國提供工具,利用國家援助來減輕能源危機對企業(yè)和家庭的影響。相關資金有望來源于規(guī)模達400億歐元的歐盟凝聚與區(qū)域發(fā)展基金。
歐盟各領導人將在10月20日至21日的布魯塞爾峰會上討論該方案。但由于歐盟內(nèi)部分歧嚴重,方案短時間內(nèi)恐不會直接實施。
大多數(shù)歐盟國家都敦促歐盟委員會緊急提出天然氣價格上限,但對其設計持不同意見。對天然氣限價的提案目前得到了歐盟委員會和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等成員國的支持;擁有歐元區(qū)最大天然氣市場的德國則對限價持懷疑態(tài)度,其擔憂將刺激需求或破壞供應,最終會失敗。
目前歐洲天然氣儲存設施已達到92%的存儲水平,高于五年平均水平。
在天然氣限價方案、高存儲水平及暖冬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歐洲天然氣周二跳水。基準荷蘭近月天然氣期貨一度大跌10%,連續(xù)第四個交易日擴大跌幅。
最新天氣預測認為,未來幾天歐洲西南部和歐洲大陸中部將維持較為溫暖的天氣狀況,這種狀況有望在接下來兩周內(nèi)持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