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高盛最近匯總了2075年的全球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名,其內容讓了解過去日本GDP排在世界第二、曾逼近美國的時代的一代人多少感到震驚。第一名是中國,第二名是印度,第三名是美國。到這里還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緊隨其后的是印度尼西亞和尼日利亞,而日本則降至第12位,低于德國和英國。
在日本的排名明顯下降和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排名上升的背后,不言而喻的是人口動態(tài)。從人均GDP來看,日本在2075年時仍然比中國和印度高,但無法抗拒人口的減少,將不斷被中美印三強甩開。高盛估算認為人口不斷增長的巴基斯坦和埃及也將超越日本。
日本經濟雖然增長緩慢,但仍維持著增長,不過其他國家以更快的速度增長。一位外資金融機構的相關人士談到日本的資本市場時表示,“因為具有一定的規(guī)模,所以不能撤出,但這里也是不能增加人員的市場”。
此外,人工智能(AI)等技術進步對勞動力短缺的日本這樣的國家來說成為東風,有可能推動日本經濟超過目前的估算。不過,分析指出,即便日本GDP是否真的降至第12位仍存在爭議,但日本的相對地位不斷下降是毫無疑問的。
日本政府6月16日在內閣會議上敲定的“經濟財政運營與改革的基本方針”的基本思路中指出,日本人口今后10年將減少5%,到50年后的2070年將低于現(xiàn)在的7成。提出了通過結構改革等,“實現(xiàn)民間需求主導的持續(xù)穩(wěn)定的經濟增長”這一方針。
由于老齡化,經濟增長勢頭(潛在增長率)本來就面臨下行壓力。要防止日本經濟失速,只能通過結構改革提高生產效率,以此來保持推進力。
不過,雖然改革必不可少,但對其效果過于期待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曾任日本銀行理事的門間一夫表示,日本的潛在增長率低,大致上可以用:日本是發(fā)達國家,增長空間有限;人口減少和老齡化加劇兩個原因來解釋。他認為,由于一直以來都很懈怠,因此只要努力就能進一步增長的想法只不過是“沒有依據的樂觀”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