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資料圖)
消費洶涌而至,人從眾模式再現(xiàn)。
這個春節(jié)假期,各地、各處人潮爆棚,一切仿佛回到了疫情前的2019年。
商場人流穿梭、餐飲爆滿排隊、影院座無虛席、景區(qū)人滿為患…海南三亞酒店一晚20萬的房間節(jié)前就被訂滿,致使“平替”城市北海/萬寧/惠州/湛江/漳州等地住宿跟著水漲船高;黃山/泰山/玉龍雪山/麗江古城/樂山大佛等知名景區(qū)因游客太多、不得不采取停止售票/線路阻隔等限流措施。
熱門旅游城市的機票、高鐵票等近乎被搶購一空,很多城市/景區(qū)的游客數(shù)及營收額、接近甚至超過了2019年。
以為“熱鬧”僅僅存在于消費領域么?NO!
節(jié)前A股已出現(xiàn)了近10%的反彈、港股的反彈更是高達約40%,樓市也從一線城市活躍起來、甚至賣家不急不慢的待沽而售以求賣個更高價。
這繁榮轉換的太突然,讓人有恍若隔世之感。
“疫情沖擊下,大家都沒錢了”,可才不過一月光景、大家似乎又突然有錢了…打臉打得太快,叫人無所適從。
其實這很好理解,人群是結構化的、畢竟中國有14億人口,總有窮的、也有富的,有受疫情沖擊收入下降的、也有受益于疫情收入增長的。
只聚焦于收入下降的人群,就會覺得中國經(jīng)濟要崩了,而在疫情期間及剛結束時、這個群體最喜歡在網(wǎng)上發(fā)聲,這就會形成幸存者偏差、以為全中國每一個人的收入都大幅下降,而現(xiàn)實并非如此。
當下中國,消費對經(jīng)濟極為重要、甚至超過了出口和投資,所以在疫情結束之后政府提振經(jīng)濟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擴大內(nèi)需”、“刺激消費”、鼓勵老百姓花錢,為此不斷在重量級會議上反復強調、還出臺了相關的文件。
可事與愿違的是,每一次官員或專家提出要讓老百姓多花錢多消費時、總會引來一陣冷嘲熱諷,“讓專家們先帶頭花錢啊”。
為什么大家抵觸消費呢?
2
消費有多重要?它既是生產(chǎn)的目的、也是生產(chǎn)的動力。
農(nóng)民種田、工人制造、作家寫作、演員演戲、歌手唱歌等這都是生產(chǎn),還有協(xié)作生產(chǎn)并提高生產(chǎn)效率的運輸物流、倉儲保管、科技研發(fā)等,它們的目的就是讓人去消費,也因為有這些消費、才使得生產(chǎn)可以持續(xù)…東西賣不掉,誰還生產(chǎn)呢?
消費很重要,再通俗的話說就是“有人花錢才會有人賺錢,大家都不花錢、又去賺誰的錢呢?”
可2022年消費確實很難。
去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44萬億,同比下降0.2%,這還是新能源汽車銷售大幅增長、同時實施了家電下鄉(xiāng)/以舊換新及網(wǎng)上購物節(jié)多種促銷情況下的結果。
消費不振在去年的物價中也體現(xiàn)出來,在全球惡性通脹下、中國的全年CPI漲幅卻只有2%,為什么物價漲幅如此低?因為大家都不消費了,東西不好賣、只好不漲價甚至還要降價。
大家不僅不消費,也不愛銀行借錢、甚至有了錢還要提前還貸,去年的貸款增量主要在政府籌資平臺和國有企業(yè),居民的貸款增量較少、甚至去年一整年大家都在排隊提前還房貸。
沒有還貸壓力的人有了錢會消費么?不會,他們會把錢存起來。
去年人民幣存款增加額是26萬億,同比上一年多增6.6萬億,其中居民存款增加額是17.8萬億、同比上一年多增近8萬億。
為什么大家不愿花錢呢?
除了缺乏消費場景外…主要是疫情封控致使店鋪關閉、交通中斷,大家沒有機會、也沒有意愿外出消費,更重要的原因是疫情改變了人民的心理,在本就缺乏社會基礎保障的情況下、大家更愿意把錢存起來作為保障,以應不時之需。
政府、專家鼓勵大家多花錢,鼓勵的是有錢人都花錢、能賺錢的人都花錢,而很多人卻以為是讓自己多花錢、讓自己把保命錢/養(yǎng)老錢/保障錢/過日子的錢花掉,這才出現(xiàn)了專家的熱臉碰到群眾冷屁股的反差。
一定程度上說,花錢就是愛國、花錢就是貢獻社會、花錢就是助力他人就業(yè),問題是如何讓錢花的更值、更有效率。
3
大家不敢花錢,其實是怕錢花瞎了。
如何讓錢花得值、不冤枉?四個字——因人而異,底層邏輯是回報要大于成本。
對中低收入群體來說,手里的錢是用來生老病死基礎保障的、錢滿足的是基本生存需求,所以享樂型的消費要克制、不管出臺什么刺激消費的優(yōu)惠措施都應忽略,刺不刺激消費也跟自己無關。
對于中高收入群體來說,刺激消費的政策就很有用、應積極把握。
自己本來就有剛需或改善住房的需求,趁著政策寬松下的限購更松、首付更低、利率更低的優(yōu)惠,買房本身就可省不少錢;自己本來就有買車或換新能源車的打算,趁著稅費優(yōu)惠和信貸寬松,當然要把握住這個窗口紅利期。
對于高收入群體來說,花錢無所謂浪費、反而花錢就是對社會最好的貢獻,但有錢人也不是傻子、心甘情愿得傻傻多花錢,這也就是政府提出的供給側改革了…生產(chǎn)更高品質、當然也更高價格的商品供有錢人消費。
窮人、富人、有錢人都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消費,也就無所謂收割、抵觸了。
另外同一筆消費,目的結果不同、回報也大不相同。
就拿買電腦來說,有人買就是為了追劇、打游戲,因此荒廢了學業(yè)和事業(yè),這個消費就瞎了??捎腥速I來用于工作、學習,因此成績提升、技能精進,這個消費就很值。
可如果買來用于追劇、打游戲等娛樂,但放松了自我調節(jié)了壓力、促進了身心健康,反而促進了學業(yè)和事業(yè),這個消費又是正確的。
買車、買衣服、甚至買奢侈品等都一樣,主要看結果收益、而結果收益又因人而異,沒有確定正確或錯誤的消費。
可以是消費,但更可以是投資性消費。
別再對“刺激消費”的政策措施抵觸罵娘了,錢在你手里、你不花錢沒人搶得走,反正你不花錢有人會花…春節(jié)期間及可預見的節(jié)后消費,就是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