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對于希臘的最后一輪債務救助計劃于8月21日按下終止鍵,希臘的主權債務危機因此象征性地劃下句號。同時,希臘也可以結束國內的財政緊縮政策,并重返國際金融市場進行發(fā)債融資,一個昔日被神話點綴的國度也許由此展露出重生的曙光。
按照《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的規(guī)定,歐元區(qū)成員國必須符合兩個關鍵標準,即預算赤字不能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3%、負債率低于國內生產總值的60%。然而,剛剛加入歐元區(qū)的希臘因未達標而擔心自己被踢了出去,便求助于高盛通過設計“貨幣掉期交易”方式掩飾了一筆高達10億歐元的公共債務,希臘財政赤字于是有了占比僅為1.5%的漂亮“顏值”。左手作假的同時,希臘右手伸向了國際金融市場,憑借歐元區(qū)良好的信用與極低的利率大規(guī)模對外借款融資,以此舒緩國內公共福利開支的壓力。然而,潘多拉魔盒傳至時任希臘總理潘德里歐時,就到了不得不打開的時候。按照潘德里歐自爆“家丑”的說法,至2009年10月,希臘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的比率分別達到了12.7%和113%,遠超歐盟規(guī)定的上限。市場很快做出反應,希臘國債發(fā)行慘遭流拍,對外國際融資通道被無情關閉,債務危機正式拉開序幕。
公開資料顯示,危機引爆的當年,希臘債務的絕對額達到了2800億歐元,而其國民生產總值只有2400億歐元,希臘國家實際已經破產。而在失去完全自救能力的情況下,希臘不得不將求援之手伸向了歐盟與國際社會。從首期提供總量為1100億歐元的3年期貸款,到隨后開展規(guī)模為850億歐元的第二輪援助,緊接著推出860億歐元的3年分期貸款方案,三輪國際救助行動下來,希臘一共獲得了2800多億歐元的資金馳援。這些資金有的來自IMF的緊急審批,有的出自歐洲中央銀行的快速通道,有的由歐盟成員國共同資助,有的由私人債權人自愿供給。
作為受援方,希臘也承受了巨大的煎熬。為獲得外部信貸支持,希臘政府不得不接受來自債權人近乎苛刻的協(xié)議,包括嚴格控制預算、大幅削減福利、減少公共開支以及增加稅收等等,而所有的這一切又必然導致希臘國民工資減少、福利萎縮以及稅負飆漲。為此,債務救助期間希臘出現(xiàn)三次政權更迭,經濟危機與政治危機互相糾纏。由于大幅度財政緊縮引發(fā)了希臘民眾的不滿,導致希臘舉行“脫歐”公投,讓歐元區(qū)這個“大家庭”一度顯現(xiàn)各奔東西的險象。
幸運的是,長達9年接續(xù)不斷的供暖輸血終于讓希臘的債務冰山開始融化。統(tǒng)計結果表明,去年希臘債務占比為178.6%,同比下降約2個百分點,今年將繼續(xù)沉降到172.5%。不僅如此,希臘財政已經進入連續(xù)3年盈余的軌道,而且經濟增長勢頭還將繼續(xù)強化這種趨勢。資料顯示,去年希臘GDP增長1.8%,今年上半年希臘又成為歐元區(qū)經濟增長最快的成員國之一,經濟景氣指數創(chuàng)出4年新高。按照經合組織的預計,今明兩年希臘經濟將分別增長2%和2.3%。對此,信用評級機構惠譽將希臘主權信用評級由“B-”上調至“B”,展望“正面”;標準普爾公司也將希臘評級從“B-”調升至“B+”,展望為“穩(wěn)定”。
如今,希臘債務危機雖然劃上了句號,但龐大的債務存量卻是希臘不得不繼續(xù)面對的棘手難題,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再次將希臘帶入危機。目前來看,希臘政府賬戶上依然堆放著高達3200億歐元的債務包袱,而按照2%的經濟增速,今年希臘GDP只有1850億歐元,也就是說,即使希臘人不吃不喝,也難以償清全部債務。并且希臘所背負的大多是短期債務,還款壓力非常巨大。對于希臘而言,要在償清債務的負重之下實現(xiàn)經濟增長,或者說在保證經濟有效增長的前提下實現(xiàn)債務出清,無論怎么看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當然,在經濟增長并不能覆蓋債務存量的前提下,希臘也可以通過借新債還舊債的方式逐漸削減債務規(guī)模。因此,8月下旬,希臘在10年后首次進入國際金融市場發(fā)行的10年期公債,能否得到投資人的認可就非常關鍵了。
另外,拋開令人心焦的債務不說,社會福利制度的改革也是希臘執(zhí)政者手中的一個“燙手山芋”。作為世界上實行社會福利制度最早的國家之一,希臘的福利種類不僅多而齊全,而且還是一個典型的高福利國家。比如,全民享受公費醫(yī)療、小學至大學全部免費、婦女從懷孕5個月至孩子3歲止享受多項補助、公務員一年有14個月收入且在40歲以后便可以每年領取14個月的養(yǎng)老金等等??梢哉f,正是這種高福利支出成了壓垮希臘財政的一根沉重“稻草”。如今,希臘在救助之后重獲新生,相應的福利制度改革也提上議事日程,但希臘國內的兩大黨派歷來都是以維系現(xiàn)有福利制度安排來規(guī)避自己的政治生命風險的,而希臘的工會組織特別強大,歷史上多次福利制度改革都因工會的抵制而夭折。因此,擺脫債務危機之后,希臘政府能否在重啟福利制度改革的同時,不激起民怨并保持政權的穩(wěn)定,無疑需要執(zhí)政者釋放出足夠強大的平衡藝術和溝通能力。
除了掣肘的福利制度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外,按照經合組織出具的最新研究報告,走出危機之后的希臘還面臨公共部門貪腐、老齡化以及偷稅漏稅等許多重大問題的挑戰(zhàn)。據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一份研究報告,希臘公共部門的賄賂、獻金和其他公職腐敗致使希臘政府每年損失200多億歐元,相當于希臘GDP的8%。同樣,據希臘企業(yè)聯(lián)合會的估算,希臘全國每年偷逃稅款高達300億歐元,相當于GDP的10%,其中,不向政府納稅、不為職工辦理任何保險、無法納入政府正常經濟統(tǒng)計系統(tǒng)的“影子經濟”,占希臘國內生產總值的1/4至1/3。另外,由于人口的老齡化,希臘社會福利的資金至少有90%被用在發(fā)放退休或退養(yǎng)金方面??吹贸?,任何一個歷史偏差的糾正與現(xiàn)實癥結的祛除,都形成了對希臘政府改革魄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非凡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