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jīng)歷了不小的改名風波后,云南大理巍山的拱辰門終于留住了自己的原名。近日,巍山縣文化和旅游局發(fā)布通報稱,原貌恢復拱辰樓北面城門“拱辰門”字樣的設置。此前,大理巍山古城標志性建筑、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拱辰樓的基座門洞上方的“拱辰門”牌匾被改為“巍山”,引發(fā)大家的關注和質(zhì)疑。
據(jù)歷史記載,拱辰樓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先后經(jīng)歷六次修繕,始終秉承明代建筑風格特點。1993年1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拱辰樓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1月,拱辰樓發(fā)生火災,城臺基座以上木結構部分遭焚毀。此后,當?shù)剡M行了恢復重建,才有了現(xiàn)在的拱辰樓。
巍山縣文化和旅游局對拱辰樓改匾辯稱,拱辰樓城門洞北面原設置的“拱辰門”字樣為1996年維修拱辰樓時設置,非文物本體;另一方面,為進一步將巍山豐厚的文化遺產(chǎn)資源轉(zhuǎn)化為旅游資源,助力巍山經(jīng)濟社會大發(fā)展,才將“拱辰門”更換為“巍山”字樣。
不難理解,以“非文物本體”為由更換名稱,確實難以令人信服。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其價值不僅在于文物本身,更在于其所承載和沿襲下來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內(nèi)涵。隨意修改名稱,便是割斷了這種歷史記憶和傳承。筆者念書時所在的大學就曾因道路改造不得不拆除校門牌坊,盡管被拆除的校門牌坊也并非文物本體,但在全校師生的建議下,校方又在離原址不遠處按原貌建起了一模一樣的校門,牌坊上的字也悉數(shù)還原。對于師生來說,一個校門并不僅僅是一所大學的標志,它更承載了師生們的情感和記憶。同樣,對于巍山縣來說,“拱辰門”并不是一個沉睡在歷史中的名字,而是伴隨他們生活的朝夕相處的老朋友。“改頭換面”,不僅損害文物本身,也破壞了人們的歷史情感和記憶。
好在巍山縣從諫如流,尊重民意,將原貌恢復原名。涉及文物及當?shù)貧v史集體記憶的改動要充分聽取民意,切不可一味以經(jīng)濟利益為導向,貿(mào)然更改。近年來,常有一些地方任意更改地名、景區(qū)名、文物名等,往往適得其反,原因就在于忽視了文化遺產(chǎn)資源背后的歷史記憶。一座古城想要吸引游客,靠的恰是豐富的歷史文化。這不僅由歷史本身組成,也由人們的歷史記憶所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