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3月5日電題:他們,為太行古建“撐傘”
新華社記者王學濤、洪慕瑄
山西省長治市良才村,有一座禹王廟,小巧玲瓏,磚雕精美。然而,多年來,這座不可移動文物受到漏雨的困擾。
“一旦文物坍塌,怎么對得起子孫后代?”良才村黨支部書記王紅銳擔憂。聽說長治市有一個文明守望文物保護志愿者服務中心,他趕緊聯(lián)系中心發(fā)起人之一的何艷軍,并與文物部門溝通,通過村民、志愿者團隊分別籌資的方式,去年下半年成功為禹王廟“撐傘”。
長治市位于山西東南部,被太行山、太岳山環(huán)抱,分散著3500余處古建筑,享有“中國古代建筑博物館”的美譽。
由于各種原因,許多不可移動文物無人看護,日漸衰微,亟待修繕。出生于1980年、當過兵的何艷軍熱愛家鄉(xiāng)文化,想著發(fā)起成立一支團隊,讓更多人參與家鄉(xiāng)文物保護。
2017年,這支志愿者隊伍組建起來了。2019年,長治市文明守望文物保護志愿者服務中心正式批準成立,如今有近300名成員。他們中有博物館講解員、幼兒園園長、大學生等,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大家通過共同出資、義務巡查講解、自聘文保員等方式保護、賡續(xù)文化遺產(chǎn)。
其“搶救古建撐傘行動”開展兩年來,與文物部門、村委會等合作,發(fā)動愛心人士捐款,已為近30處鄉(xiāng)村古建遮風擋雨。平順縣大鐸村古戲臺就是其中一處。
2019年,大鐸村決定采取“急救”措施,為古戲臺搭建彩鋼瓦,得到當?shù)匚奈锊块T的認可。村委會與志愿者團隊合作,發(fā)動群眾集資、搭建彩鋼瓦,并對施工期間文物、人員安全進行監(jiān)管。
72歲的牛松林在大鐸村教了32年書,曾多次致電當?shù)孛襟w,呼吁維修村里的古戲臺。如今,看到它得到保護,并被列為文物部門重點維修對象時,老人露出笑容:“那個年代修建這個戲臺不容易,代表了先人的勤勞和智慧,是我們大鐸村的象征?!?/p>
長子縣天鳳寺也在凋敝中迎來生機。
文物部門負責作修繕方案、招集施工隊,當?shù)鼗I集近20萬元并成立修繕小組,志愿者捐款7000多元……記者日前看到,天鳳寺的3座古建在多方努力下得到維修,門楣上貼著大紅橫幅“修繕文物”“傳承文化”。
崔買安是志愿者出錢為天鳳寺聘請的文保員。近3年來,他清理雜草,和村民們一起制作土坯磚、收購青磚、烘烤木材等?!靶薜煤芷D辛但也很快樂。文化遺產(chǎn)不可再生,想想這些,我的干勁就大了?!贝拶I安說。
記者了解,在“撐傘行動”中,志愿者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有效調(diào)動了社會力量尤其是當?shù)匕傩兆晕冶Wo文化遺產(chǎn)的積極性。“搶救大量鄉(xiāng)村古建必須發(fā)動群眾。”何艷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