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登機遭拒,東航給出這三個理由,合理嗎?
近日 ,短視頻平 臺賬號 “盲人運動員李先生”發(fā)布視頻稱, 自己 在浙江溫州準備乘坐東方航空公司的航班時,被工作人員以無家屬陪同、飛機降落點不在廊橋等理由拒絕登機,不得不滯留在 機場。
對此,東航客服回應,東航要求特殊人員需要提前四小時申請?zhí)刈o服務,以便對接特護人員對其照顧,臨時到機場無法申請該服務。東航“提前4小時申請”的要求是否合理?特殊群體乘機還有哪些具體規(guī)定?
盲人運動員登機
航司以無人陪同等理由拒絕
根據(jù)李先 生的敘述,他是一位盲人田徑運動員。 5 月 9日 ,他準備搭乘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的 MU9068 次航班,從溫州前往沈陽。 當天 11點 左右到達機場后,李先生被告知不能登機,“ 理由是我沒有家人陪同。 ”
此外,航空公司還給出另外兩個理由,一是當天執(zhí)行航班的機型為ARJ21-700,沒有運載盲人旅客的指標;二是該架飛機沒有停靠在廊橋,需要擺渡車,因此無法為李先生提供承運服務。
李先生稱自己不得不滯留在機場。此后,他與航空公司進行了溝通。“從11點溝通到11點50分,航空公司還是不讓走。后來他走了,把我留在那里?!?/p>
東航回應:需提前4小時申請
12點半左右,李先生將這一經(jīng)歷發(fā)布視頻,引起關注。
李先生:2點多,工作人員來了,跟我說可以坐后期的航班去上海。后來我坐3點半的飛機到了上海。
盡管李先生最后完成了行程,但此事引發(fā)的討論仍在繼續(xù)。
東航方面回應,視聽障礙旅客屬于特殊旅客,須在航班起飛前至少四小時申請服務。“可以通過東航的App、官網(wǎng),以及通過客服申請,另外只能處理東方航空或上海航空實際承運的航班?!?/p>
對于這樣的回應,李先生仍有困惑。“為什么發(fā)視頻前不能改簽,發(fā)視頻后就能走了?既然ARJ21沒有運送特殊旅客的指標,為什么不提前標識?”
記者查詢發(fā)現(xiàn),在東航官網(wǎng),確有特殊旅客服務的類目,其中明確表示需要提前申請無障礙服務。
專家:其中航司兩條拒載理由不合理
“4小時提前申請”這一解釋是否得當?殘疾人權利培訓專家孫濤是一位視障人士,他在接受總臺央廣中國之聲采訪時表示,航空公司的規(guī)定應符合上位法的條款。
“《殘疾人航空運輸管理辦法》對航空公司在承運殘疾旅客時,列舉了一些封閉式的可以拒載的情形。就當且僅當在這些情形下,經(jīng)過特定的程序,可以對殘疾旅客做出拒載行為。如果不屬于這些情形,或沒有經(jīng)過正當?shù)某绦?,那么拒載行為就屬于違反規(guī)定。”孫濤表示。
對于航司給出的三點理由——“無人陪伴”“飛機無搭載殘疾旅客名額”“遠機位無廊橋”,孫濤指出第一點和第三點并不在民航總局的運輸管理辦法所列舉的可以拒載的情形之內。
提前申請,是為特殊群體出行提供更好的服務。但如果出現(xiàn)意外情況或對于不了解航空公司具體規(guī)定的乘客,也應協(xié)助旅客做好后續(xù)的安排。
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律師徐東沂表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規(guī)定,公共服務機構和公共場所應當創(chuàng)造條件,為殘疾人提供語音和文字提示、手語、盲文等信息交流服務,并提供優(yōu)先服務和輔助性服務。
總臺央廣中國之聲提醒大家,特殊旅客,尤其是無法獨立完成上下機、緊急撤離等事項,或需要氧氣儲備等特殊服務,需要航空公司派專人照顧的旅客,應通過各大航空公司的網(wǎng)站、App或客服電話,提前了解情況,預約申請,以便獲得更便利的出行體驗。
新聞縱橫點評
航空安全無小事,對于航空公司的安全制度,我們應當予以尊重。航空公司固然有權制定和執(zhí)行安全制度,乘客也同樣有權充分了解這些制度。
對于出行本就不便的殘障人士來說,航空公司有義務確保他們充分知曉各種特殊規(guī)定,同時確保這些規(guī)定不侵犯殘疾人權益。保障安全只是保住了底線,而充滿人性化地為乘客著想,才能為航空公司贏得發(fā)展和上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