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5月6日媒體報道,浙江杭州的年輕情侶小龍和小西三年內兩次裸辭自駕游,每次都持續(xù)半年以上,共花費50多萬元,還動用了婚房首付。2019年元旦回來后,兩人求職遇阻,面試官發(fā)現(xiàn)他們有半年空檔期,質疑“說不干就不干,沒責任心”。父母也責怪他們旅游花錢,當初看中的婚房漲了150萬……不過,兩人并不后悔。對此,有人稱趁年輕是該享受生活,也有人覺得他們不負責任。
生活不只有詩和遠方,還得考慮錢包和婚房。說走就走的旅行,到頭來仍舊得回答“回來之后怎么辦”的終極之問。那些自認超脫的旅行者們,有多少能不敗給柴米油鹽的瑣碎日常呢?三年兩次裸辭旅游的“神仙眷侶”,也在這樣的現(xiàn)實下成為話題人物,盡管他們表示自己并不后悔,可是父母的想法顯然并非如此。新世代“享受當下”的響亮宣言,此刻似乎正變得風雨飄搖——見識過那么多世面,卻好像錯過了更多。這一切,真的值得嗎?
“裸辭”“環(huán)游世界”“及時享受”,這幾乎是年輕群體最流行的flag了。當然,倘若換個視角審視,我們很容易就發(fā)現(xiàn)此等“灑脫人生”的另一面,往往伴隨著低儲蓄率、啃老、超前消費以及過度借貸。事實上,這一人群的抗風險能力極其孱弱,要是沒有六個錢包兜底,甚至很可能撐不過一次稍大的“變故”。小龍和小西三年兩次裸辭花費50萬自駕游,成全了他們的“任性”追求。但終究,這只是一種偶然、一種幸運。
當年輕人對老一輩人“自我壓抑”“為錢而活”的生活理念嗤之以鼻,很多人無形之間正在走向另一個極端。徹底的消費主義,徹底的自我放飛,以年輕之名,所有的“放縱”都被賦予了某種正當性乃至優(yōu)越性。“趁年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遇見全世界,青春不后悔”,這些雞湯式的箴言、口號,激勵了一大批年輕人辭別職場、踏上旅途。然而,這到底是勇敢的冒險,還是懦弱的逃避,仍是一個必須回答的問題。
據小龍和小西父母測算,裸辭旅游、延誤買房,一進一出差不多共搭進去了兩百多萬。誠然,旅途的風景和積累的閱歷是無價的,可是金錢投入如此之巨,我們還是不免好奇,這筆“損失”最終要如何彌補、由誰彌補?自己對自己負責的人生可敬,而若要他人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買單,就有點可悲了。生活從來不是理想主義的烏托邦,工作、賺錢,然后才是消費、享受,這套秩序很無趣很沉重,卻是最真實的游戲規(guī)則。
“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別真相信了這套話術,自詡是“生活家”。畢竟,除了回憶和照片,絕大部分人還是需要攢下點別的,以應對不可測的未來。(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