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仁和藥業(yè)披露,公司擬作價合計7.19億元收購包括深圳三浦等在內的七家公司各80%股權,以加大公司在大健康業(yè)務的布局,實現傳統(tǒng)OTC板塊與創(chuàng)新大健康板塊的雙輪驅動。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此筆交易不僅是關聯收購,同時也是高溢價交易。公告顯示,在收益法評估下,七家標的公司獲得了343%至1703%不等的評估溢價。其中,溢價率最高的標的江西美之妙也是七家公司中成立時間最晚的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七家公司中,深圳三浦與仁和藥業(yè)屬于同一控制,其他六家公司部分產品來自于深圳三浦,且品牌大部分使用的是“仁和”商標。
但一直以來,市場關于這一老牌知名藥企“輕研發(fā)重營銷”的質疑聲不斷。年報顯示,2020年仁和藥業(yè)的研發(fā)投入4056.52萬元,占當期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僅為0.99%。同期,在疫情影響下公司銷售費用下降26.8%至5.77億元,為研發(fā)投入的14.22倍。
據仁和藥業(yè)介紹,目前從收入來看,公司自有產品和OEM貼牌產品基本各占一半,但毛利方面,自有產品的毛利高于貼牌產品。
擬7.19億收購七家公司布局大健康
7月6日晚間,仁和藥業(yè)進一步公布對七家公司收購的更多細節(jié)。
公告顯示,仁和藥業(yè)將收購深圳三浦、江西聚和、江西聚優(yōu)美、江西美之妙、江西合和、江西仁和大健康、江西金衡康等七家公司各80%股權。本次評估以收益法評估結果9.993億元作為最終評估值,仁和藥業(yè)以九折8.99億元對應收購七家標的公司各80%股權,最終確定收購總金額為7.19億元。
據仁和藥業(yè)介紹,此次收購的七家標的公司主要從事大健康相關產業(yè),主營業(yè)務包括化妝品、護膚護發(fā)用品、醫(yī)療器械、洗滌用品、保健器材、保健食品等。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七家公司都獲得了較高的評估溢價。
具體而言,以2021年4月30日為評估基準日,收益法評估下,深圳三浦、江西聚和、江西聚優(yōu)美、江西美之妙、江西合和、江西仁和大健康、江西金衡康七家公司的評估前賬面價值分別為2841.5萬元、3271.57萬元、522.25萬元、288.85萬元、524.2萬元、1218.78萬元、1003.91萬元,評估價值2.01億元、5.11億元、7020萬元、5210萬元、5280萬元、6780萬元、4450萬元,增值率分別為607.73%、1461.33%、1244.17%、1703.68%、907.25%、456.29%、343.27%。
以此計算,七家公司的評估前賬面價值合計為9671.06萬元,評估價值9.993億元,增值率超933%。即便是以九折的價格購買,增值率也達到了8.3倍。
長江商報記者進一步梳理發(fā)現,本次交易中,江西美之妙的評估增值率最高,也是七家標的中成立時間最短的公司。評估報告顯示,江西美之妙成立于2020年12月,注冊資本200萬元。
2020年末,江西美之妙的總資產和凈資產分別為46.94萬元、3.92萬元,去年的銷售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228.85萬元、39.22萬元。今年前四月,江西美之妙實現銷售收入1800.74萬元、凈利潤84.93萬元,4月末的總資產和凈資產分別為2647.13萬元、288.85萬元,盈利能力已超過去年全年水平。
前四月利潤數超過去年全年的還有成立于2013年的江西合和。今年前四月,江西合和的銷售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1683.59萬元、201.2萬元,2020年全年分別為5736.9萬元、79.4萬元。
其他五家標的公司中,深圳三浦、江西聚和、江西聚優(yōu)美、江西仁和大健康、江西金衡康2020年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961.81萬元、2.27億元、6845.78萬元、8823.32萬元、4867.27萬元,凈利潤1641.82萬元、2563.43萬元、244.1萬元、683.66萬元、323.26萬元。
今年前四月,五家公司的銷售收入分別為6058.16萬元、9933.82萬元、4097.8萬元、2942.3萬元、1588.38萬元,凈利潤640.26萬元、1444.47萬元、306.01萬元、250.64萬元、141.7萬元。
粗略計算,七家標的公司在今年前四月的銷售收入和凈利潤合計分別為2.81億元、3069.48萬元。
六家標的產品大部分使用“仁和”商標
在本次交易中,七家標的公司與仁和藥業(yè)存在著關聯關系。
公告顯示,標的之一的深圳三浦與仁和藥業(yè)的關系為同一最終控制方,其持股70%的最大股東仁和投資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仁和集團持股98%的企業(yè)。
而其余六家標的公司因部分產品來自于關聯公司深圳三浦,且品牌大部分使用的是“仁和”商標,基于謹慎性原則,仁和藥業(yè)收購以上七家標的公司各80%股權交易全部按照關聯交易審議程序操作,交易應提交董事會審議后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事實上,仁和藥業(yè)作為國內一家家喻戶曉的老牌藥企,目前一半收入來自于OEM貼牌產品。
據仁和藥業(yè)介紹,公司自有產品是發(fā)展根本,OEM貼牌產品是有益補充。目前從收入來看,自有產品和OEM貼牌產品基本各占一半,但毛利方面,自有產品的毛利高于貼牌產品。
“公司深知公司自有產品是公司未來業(yè)績的保障,也是發(fā)展根本,但貼牌產品是公司產品的有益補充,二者相輔相成、互不排斥。”仁和藥業(yè)表示。
自有及貼牌產品結合,以及外延式并購進行產業(yè)布局,已經成為仁和藥業(yè)業(yè)績的主要推動力。2020年,仁和藥業(yè)實現營業(yè)總收入41.06億元,同比減少10.37%,歸母凈利潤5.69億元,同比增長5.74%。
今年一季度,隨著疫情負面影響的逐步消退,以及自有品牌產品增加,毛利率增長,仁和藥業(yè)實現營業(yè)收入11.82億元,同比增長34.08%,凈利潤1.5億元,同比增長45.38%,增速有所提升。
但另一方面,隨著貼牌產品收入的提升,市場對于仁和藥業(yè)“重營銷輕研發(fā)”的質疑聲不斷。
年報顯示,2020年,仁和藥業(yè)的研發(fā)費用為3979.4萬元,同比增長4.61%,占當期營業(yè)收入的比例約為0.97%。若算上資本化研發(fā)投入,仁和藥業(yè)去年的研發(fā)投入金額合計為4056.52萬元,占當期營業(yè)收入的比例也僅為0.99%,上年同期則為1.04%。
在疫情影響去年上半年未能復工的情況下,去年仁和藥業(yè)的銷售費用為5.77億元,同比雖然減少26.8%,但占當期營收的比例達到14.05%,約為當期研發(fā)投入的14.22倍。
有市場人士表示,仁和藥業(yè)如果對貼牌產品管控不到位,不僅容易引發(fā)產品質量問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消耗消費者對于“仁和”品牌的信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