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2月8日電 國家知識產權局8日舉行2021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fā)布會。在發(fā)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云透露,今年1至10月,全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登記金額達到2407.7億元,同比增長50.6%,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總額。
有記者提問,我國正在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chuàng)造大國轉變,知識產權工作正在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請問,一年來,推動“兩個轉變”實現的進展如何?
雷筱云回應稱,一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全系統(tǒng)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新進展、發(fā)生新變化、呈現新氣象。通過這些工作,有力推動了知識產權的“兩個轉變”,也就是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chuàng)造大國轉變,知識產權工作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有3組數據可以印證。
一是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額。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額接近2800億元,其中出口額增長迅速,增幅超過27%。這充分體現了我國知識產權的價值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二是全球創(chuàng)新指數排名。2021年,我國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fā)布的《全球創(chuàng)新指數報告》中的排名提升至第12位,再創(chuàng)新高,穩(wěn)居中等收入經濟體之首,是世界上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在這項排名中,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已經整整提高了23位,進步巨大。這一持續(xù)提升,反映了中國幾十年來對科學、技術和教育投入的承諾,也反映了中國在構建現代有效的知識產權生態(tài)系統(tǒng)方面取得的進展。
三是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額。今年1至10月,全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登記金額達到2407.7億元,同比增長50.6%,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總額。(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