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1月29日電 題:變異毒株對A股影響大概率會很小
作者 樊繼拓 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
李暢 信達證券策略研究助理
我們認為,新冠病毒變異毒株Omicron(奧密克戎)對A股的影響大概率會很小。目前看來,牛市慣性的力量還會讓12月份市場逐漸走強,2022年年初如果能觀察到居民資金增加,則時間可能會持續(xù)到2022年2-3月。
(1)12月牛市的慣性依然存在。我們研究發(fā)現,歷年12月股市的表現,大多延續(xù)年初以來的漲跌幅。只有2005年、2012年和2017年略有差異。2005年,股市上半年跌,下半年漲,12月份延續(xù)了下半年的趨勢。2017年12月股市波動幅度極窄,可以說幾乎沒有波動,不具有代表意義。2012年12月份是反轉年,2012年3-11月股市持續(xù)陰跌,12月反轉后開始大漲,1個月將全年跌幅收復。
其他年份股市12月均延續(xù)了全年的大趨勢,背后主要原因是,12月份,宏觀經濟預期變化幅度較小,流動性一般會延續(xù)全年的趨勢,股市的微觀資金一般是一季度變化更明顯,12月份可能會有結構性調倉,但是資金總量和投資者倉位變化不大。
(2)牛市慣性的持續(xù)性取決于躁動的資金何時出現。歷史上的躁動一般最早始于12月,最晚始于2月,最常見的是在1月開始啟動。持續(xù)時間一般1-3個月,時間長度和漲幅取決于有沒有新增的季節(jié)性居民資金。目前來看,預計牛市慣性的力量還會讓12月的市場逐漸走強,2022年年初如果能觀察到居民資金增加,則時間可能會持續(xù)到2022年2-3月。
(3)病毒變異尚難改變投資者對未來一年經濟的判斷。目前投資者非常關心Omicron,但我們認為它對A股的影響大概率會很小。一方面,國內目前的“動態(tài)清零”政策一直做得很好,2020年年中以來的多次疫情階段性出現都沒對股市產生實質性影響,即使是之前變異的 Delta(德爾塔)也沒有帶來大的沖擊。另一個方面,由于房地產下行的影響,投資者對當下國內經濟的預期已經很低,港股和金融股估值達到2020年疫情最低點,繼續(xù)下降空間有限。疫情放在全球是影響經濟的主要變量,但在國內,當下最核心的關注點還是房地產以及穩(wěn)增長政策。
據此,我們給出以下行業(yè)配置建議:新能源、漲價、供需錯配等選股邏輯是2021年最強的方向,不過從最近1個月的板塊表現來看,2021年表現最弱的消費、互聯網等先后出現反彈。這說明投資者已經開始忽略短期業(yè)績,提前著眼2022年的配置。我們建議投資者關注三個方向:一是供需周期非常獨立的板塊,比如軍工(2022年為數不多供需格局不會變差的高端制造業(yè))、酒店和航空(短期受疫情壓制,但展望未來一年,反轉概率較高),這些板塊供需周期較為獨立,可以作為全年配置的方向;二是低估值且受益于穩(wěn)增長的金融;三是可以關注計算機、傳媒、食品飲料、醫(yī)藥等,估值和機構配置2021年下降較多,近期處在季度性反彈的過程中,新的大邏輯尚在發(fā)掘中,2022年下半年機會會更明顯。(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