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10日消息,據(jù)國外媒體報道,小小的屏幕在你面前晃來晃去,聲音尖細刺耳、還時不時被打斷……在飛機上看電影顯然很難令人沉浸其中。
經常坐飛機的人要么自己有過這樣的經歷,要么見過別人有這種反應——在長途飛機上對著一部人畜無害的電影痛哭流涕。即使是輕松的喜劇片,也可能會他們在飛機上哭個不停。
倫敦蓋特威克機場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15%的男性和6%的女性表示,在飛機上看電影比在家里更容易哭泣。
物理學家與電視主持人布萊恩·考克斯(Brian Cox)和音樂人“紅發(fā)艾德”(Ed Sheeran)都承認自己在飛機上看電影時會有些情緒化。一家著名航空公司甚至在可能使乘客難過的節(jié)目前加上了“情緒健康警告”。
針對“乘客在飛機上更愛哭”這一現(xiàn)象,人們提出了許多解釋,如離開愛人的悲傷、旅行即將開始的激動、思念家鄉(xiāng)等等。但有一些證據(jù)顯示,飛行本身也許也有一定影響。
一項新研究指出,乘坐密封金屬管航行于地面10公里之上會影響我們的情緒,改變感官的運作方式,甚至使身體更容易瘙癢。
“過去針對該現(xiàn)象的研究并不多,因為這些對健康人不會造成太大問題。”德國航空航天醫(yī)學協(xié)會主席、科隆大學急診醫(yī)學助理主管約亨·辛克貝因(Jochen Hinkelbein)指出,“但隨著坐飛機越來越便宜、越來越流行,年齡更大、身體更差的人也開始乘坐飛機。因此該領域開始引發(fā)人們的關注。”
包括辛克貝因在內的一些研究人員正在考察飛行環(huán)境對人類身體與精神的影響。
毫無疑問,機艙對人類而言是個很特殊的地方。這里的氣壓相當于海拔2400米的山頂,濕度比沙漠還低;而為了趕走乘客和機器產生的熱量,涌入機艙的空氣竟低至10攝氏度。
對健康乘客來說,這不會引發(fā)太大問題;但對于年齡較長、有呼吸問題的乘客而言,影響可能會嚴重得多。
機艙中的低壓可使乘客血氧含量降低6%至25%。如果在醫(yī)院中,這會使許多醫(yī)生增加供氧。
#FormatImgID_1#
眾所周知,坐飛機時喝酒會更快起效。
然而有一些研究顯示,即使輕微缺氧也會干擾我們清晰思考的能力。
當氧氣含量相當于海拔3600米時,健康成人的記憶力、計算和決策能力便會產生顯著變化。因此航空監(jiān)管機構要求飛行員在機艙氣壓低于3800米水平時必須佩帶氧氣面罩。
奇怪的是,科學家發(fā)現(xiàn)氣壓低于2100米水平時,反應時間也會有所增加——這對喜歡在飛機上玩電腦游戲的人來說可不是好消息。
但有一些研究顯示,當氧氣水平相當于海拔2400米時(即機艙內氣壓水平),認知水平和推理能力都會略有減弱。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這還不至于使智商下降太多。
“健康的飛行員或乘客在這一海拔上應該不會出現(xiàn)認知問題。”辛克貝因說道,“但如果身體欠佳、或患有流感等疾病,缺氧便會進一步降低他們的血氧含量,使認知水平出現(xiàn)顯著變化。”
但辛克貝因指出,坐飛機時的輕微缺氧會對我們的大腦造成另一種更明顯的影響——使我們感到疲勞。
在減壓倉中、以及針對前往山區(qū)的軍人的研究顯示,短期身處海拔3000米以上環(huán)境會增加疲勞感,且有些人在較低海拔處也會產生該反應。
“每次飛機起飛后,我都會感到疲勞,很容易睡著。”辛克貝因表示,“缺氧不至于使我意識不清,但的確脫不了干系。”
假如你能堅持到乘務組調暗機艙光線,你又會經歷低氣壓帶來的另一種影響。人類的夜視能力在海拔1500米處便會下降5%至10%。這是因為視網(wǎng)膜上的感光細胞對氧氣需求量很大,在高海拔處會盡可能獲取氧氣,導致工作效率降低。
飛行還會影響我們的其它感官。低壓與干燥最高可使味蕾對咸味和甜味的感知度下降30%。
漢莎航空的一項調查還顯示,番茄汁在飛機上嘗起來更美味。
干燥的空氣還會剝奪我們的嗅覺,使食物吃在嘴里淡而無味。因此許多航空公司會多放調料,使食物更容易下咽。不過,嗅覺減弱也許是件好事,因為氣壓變化會使乘客更容易“排臭氣”。
坐飛機時的輕微缺氧使我們更容易疲勞。
假如呼吸其它乘客的體臭還讓你不夠窘迫的話,氣壓下降也會降低乘客的舒適感。2007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機艙中待了三個小時之后,人們便會開始抱怨不舒服。再加上干燥的空氣,難怪我們在長途飛行中很難坐得住。奧地利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長途飛行會使皮膚含水量下降37%,還可能增加皮膚瘙癢感。
低氣壓和干燥還會加重酒精的效果,使宿醉更加嚴重。
對于害怕坐飛機的乘客來說,飛行還有其它糟糕的影響。
“缺氧會提高焦慮水平。”倫敦國王學院航空醫(yī)學協(xié)會主席瓦勒莉·馬丁戴爾(Valerie Martindale)指出。飛行所影響的情緒還不止焦慮感。許多研究顯示,高空飛行會增加緊張感等消極情緒,使人們友善度下降,精力變差,應對壓力的能力也會受影響。
“我們發(fā)現(xiàn),當機艙氣壓相當于海拔1800至2400米時,某些情緒會發(fā)生變化。”新西蘭梅西大學人體工學教授史蒂芬·列格(Stephen Legg)指出。他正在研究輕微缺氧對人體的影響。這也許有助于解釋為何乘客在飛機上看電影時會忍不住哭泣,但大多數(shù)影響似乎只有在民航客機的飛行高度以上才會出現(xiàn)。列格近期發(fā)現(xiàn),輕微脫水也會對情緒有所影響。
“我們對置身于使情緒緊張的環(huán)境中對復雜認知能力與個人情緒的影響了解得很少,”他補充道,“但我們知道長途飛行的確會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我想,也許是這些微不足道的因素的綜合效果導致了‘飛行疲勞’現(xiàn)象。”
還有研究顯示,高空飛行會使人更加愉快。
但華盛頓大學影視媒體教室史蒂芬·格魯寧(Stephen Groening)認為,這種快樂有時會表現(xiàn)為淚水。長途飛行的無聊、飛機上看電影的輕松感、再加上小屏幕和耳機營造的隱私感,會使人們流下歡樂的眼淚,而不是痛苦的悲泣。
“機內娛樂設施產生的親密感會加劇人們的情緒反應。”格魯寧指出,“飛機上的哭泣其實是放松的哭泣,而不是由于悲傷而落淚。”
但辛克貝因發(fā)現(xiàn),人體在飛行時還有另一種奇特的變化,也會干擾身體正常的運作方式。他與科隆大學同事共同開展、尚未發(fā)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只需在類似民航客機的環(huán)境中待上半小時,志愿者血液中與免疫系統(tǒng)相關的分子含量便會改變。這說明低氣壓也許還會改變免疫系統(tǒng)的運作情況。
“人們過去以為在旅行中感冒是因為氣候變化,”辛克貝因說道,“但其實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tǒng)在飛行中發(fā)生了改變。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這一點。”
如果坐飛機的確會干擾免疫系統(tǒng),這不僅使我們更容易罹受感染,還會影響我們的情緒。科學家認為,由免疫系統(tǒng)激發(fā)的炎癥反應或與情緒消沉有關。
“打疫苗產生的炎癥反應有時會使人們情緒低落,過48小時便可消除。”劍橋大學精神病學科主管艾德·布莫爾(Ed Bullmore)指出,他正在研究免疫系統(tǒng)對情緒異常的影響,“如果12小時的跨國飛行也能引發(fā)類似的反應,那顯然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