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精進電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精進電動”)首發(fā)申請獲上交所上市委員會通過,將于上交所科創(chuàng)板上市。經調查發(fā)現(xiàn),該公司此次IPO招股書存在很多疑點,尤其是專利失效、生產流程全面變更,如何能上科創(chuàng)板?歷次股權轉讓價格公允性成疑,或涉嫌利益輸送?
上科創(chuàng)板哪來底氣
據(jù)調查,精進電動2021年3月首輪問詢函的回復中顯示,公司存在兩個關于專利權的未結訴訟案(目前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顯示已經結案)。
精進電動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其他一審行政判決書顯示,名稱為“一種汽車電機的冷卻水套”的實用新型專利,判決結果是駁回精進電動的訴訟請求,經過與類似專利的對比得出,權利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不具備專利法規(guī)定的創(chuàng)造性。名稱為“一種電機端蓋和包括該電機端蓋的電機”的實用新型專利和名稱為“一種電機三相出線連接裝置”的實用新型發(fā)明專利,也由法院駁回精進電動的訴訟請求,維持了無效專利宣告的判決。這三項專利的時間分別是2011年、2013年、2020年。
連續(xù)三項專利被認定為不具備專利法的創(chuàng)造性并被宣告為無效,足見精進電動專利上的捉襟見肘。這三項涉及的專利被認定為無效后,公司是否還存在其他的無效專利,公司在申請專利時是否仔細檢查產品的創(chuàng)新性和原創(chuàng)性?
精進電動的募投項目,將從現(xiàn)有的IGBT功率器件過渡到碳化硅(SiC)功率器件,然而截至目前,精進電動從未生產過碳化硅(SiC)功率器件,也從未采購過碳化硅(SiC)。在此背景下,募投項目將導致精進電動產品生產流程、原材料供應體系的全面變革,而公司在此方面又毫無經營經驗,風險是否可控?
研發(fā)不足、專利無效,再加上生產流程全面變更,市場質疑,精進電動與成熟的科創(chuàng)板公司還有相當大的一段距離。
連年虧損還痛失大客戶
據(jù)觀察,精進電動面臨的最顯著的問題是報告期內的連續(xù)虧損且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持續(xù)虧損的風險。從數(shù)據(jù)上看,精進電動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間的凈利潤分別為-0.79億、-2.56億和-3.79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2.58億、-2.42億和-3.06億元。由于精進電動生產的規(guī)模效應仍未完全釋放,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存在持續(xù)虧損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精進電動連續(xù)痛失大客戶,讓經營雪上加霜。從招股書銷售數(shù)據(jù)中也能夠看到:吉利集團在2019年還以1.94億元的采購額,是精進電動的第一大客戶,2020年便從前五大客戶名單中消失;小鵬汽車對精進電動的采購額,也從2019年的1.41億元直線下滑到2020年的0.54億元。
在連續(xù)痛失大客戶的背景下,精進電動是否經營遇到了嚴重困境?
歷次股權轉讓價格公允性成疑
精進電動歷次股權轉讓價格公允性成疑,或涉嫌利益輸送。
比如,中關村(000931,股吧)發(fā)展集團曾在之前對精進電動進行過兩次增資,分別在2013年1月和2014年2月,這兩次增資的價格分別為16.99美元/注冊資本(106.88元/注冊資本,匯率6.2913元/美元)和17.43美元/注冊資本(106.88元/注冊資本,匯率6.1336元/美元)。也就是說,本次中關村發(fā)展集團本次轉讓出去的價格比自己在幾年增資入股時的價格還要低,這顯然是不正常的。
另外,2016年6月精進電動進行了第三次股權轉讓,2016年9月精進電動進行了第四次股權轉讓,雖然只相差了三個月,但第四次轉讓價格卻是第三次的18倍之多。市場質疑,其中股權轉讓的價格是否符合公允性,也可能存在利益輸送。
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及實際控制人為余平,其合計控制精進電動67.47%的表決權。據(jù)天眼查顯示,余平周邊風險有232條,預警提醒也有120條。
其中,他擔任高管的精進電動新能源技術(正定)有限公司進行了簡易注銷,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北京北翔能動科技有限公司有注銷備案信息;擔任法定代表人的精進電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因買賣合同糾紛而被起訴多達19項、曾因勞動爭議而被起訴也多達7項;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北京精進華業(yè)電動科技有限公司曾因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而被起訴,擔任法定代表人的精進電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因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而被起訴,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北京精進華業(yè)電動科技有限公司曾因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而被起訴……
董事長實控多家公司且有數(shù)百條風險纏身,如此一來,怎能保證普通投資者利益?會否有利益輸送行為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