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募一季報披露完畢,公募基金的最新資產配置情況也“浮出水面”。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截至一季度末,易方達基金蟬聯非貨幣基金管理規(guī)模榜單首位,前十位次的基金管理人排名也少有波動。但大部分機構的最新非貨基規(guī)模均環(huán)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與此同時,此前管理規(guī)模高達千億元的兩位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的最新規(guī)模也跌破千億元。此外,一季報數據顯示,在基金資產配置方面,有超六成主動權益類基金的股票倉位下降,但普遍降幅有限。而擁有“寧王”之稱的寧德時代則憑借被1902只基金重倉持有,取代貴州茅臺成為一季度末被最多基金持有的個股。
千億頂流基金經理消失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易方達基金以近1.09萬億元的非貨幣基金管理規(guī)模蟬聯該榜單首位;此外,華夏基金、廣發(fā)基金、富國基金、招商基金、匯添富基金、南方基金、博時基金、鵬華基金以及工銀瑞信基金依次位列非貨幣基金管理規(guī)模榜前十名。
對比2021年末,除鵬華基金取代嘉實基金成為榜單第9名外,上述非貨基規(guī)模榜前十名的基金管理人名單鮮有變化。另外,受2022年一季度市場震蕩調整影響,除招商基金外,其余機構在一季度末的管理規(guī)模均環(huán)比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募行業(yè)一度被譽為“千億頂流”的明星基金經理們的管理規(guī)模也較2021年末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葛蘭的最新管理規(guī)模為961.49億元,較2021年末減少141.9億元,但仍為目前管理規(guī)模最大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同期,張坤、劉彥春的在管規(guī)模約為849.27億元、748.35億元,也分別環(huán)比減少170.08億元、230.15億元,緊隨其后。在多重因素影響下,“千億頂流”已暫時離場。
事實上,不僅“頂流”基金經理的管理規(guī)??s水,整體來看,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最新規(guī)模也較前一季度有所下滑。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以及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在內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的規(guī)模合計約為5.16萬億元,較2021年末的6.14萬億元縮水近16%。
在財經評論員郭施亮看來,頂流基金經理的管理規(guī)模下降,意味著市場投資情緒有所降溫、投資環(huán)境低迷,而當基民投資情緒達到極度低迷狀態(tài)之時,或也可能距離市場行情轉折點越來越近。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場環(huán)境不佳、眾多基金規(guī)??s水的背景下,也仍有部分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備受基民青睞,贏得大額申購。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長信金利趨勢混合、工銀核心價值混合、申萬菱信新動力混合的份額較2021年末的增長數量位列主動權益類基金前三名,分別新增61.08億份、33.15億份、28.01億份。回顧3只產品在一季度末的持倉情況,普遍重倉了新能源、電子、消費等行業(yè)龍頭個股。
“寧王”被最多基金持有
規(guī)模普降的同時,在資產配置方面,多數主動權益類基金也選擇了降倉位。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在數據可取得的3583只(份額合并計算,下同)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共有1405只基金持有的股票市值在基金資產凈值中的占比較2021年末上漲,占比近四成。
不過,就平均數據而言,一季度末主動權益類基金持有的股票市值在基金資產凈值中的占比仍約為77.5%,較2021年末的79.49%僅下滑了約2個百分點,降幅相對較小。
此外,一季度公募基金“眾星捧月”的對象也較此前有所轉變。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擁有“寧王”之稱的寧德時代憑借多達1902只基金的重倉取代貴州茅臺,成為被最多基金持有的個股;貴州茅臺、招商銀行則緊隨其后,分別被1783只、955只基金持有。而截至2021年末,被公募基金持有最多的前三名個股為貴州茅臺、寧德時代、東方財富,分別被1708只、1670只、1041只基金持有。
郭施亮認為,寧德時代取代貴州茅臺成為被最多基金持有的個股,說明了市場對新能源行業(yè)發(fā)展前景的肯定,同時也可能是市場資金對寧德時代估值回歸后的態(tài)度回暖。據同花順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寧德時代、貴州茅臺、招商銀行的跌幅依次為12.87%、16.15%、3.92%。
展望后市,劉彥春曾提到,對于股票市場,市場整體估值水平已經顯著回落。只要企業(yè)的能力沒有改變,外部環(huán)境變化只是階段性擾動,對公司的合理定價影響不大。比較全球優(yōu)秀公司的成長性、盈利能力、估值水平,現階段國內很多優(yōu)質上市公司已經極具吸引力。隨著外部環(huán)境回歸常態(tài),股票定價也終將回升至合理水平。
葛蘭則提到,創(chuàng)新相關的市場還遠未觸及國內市場的天花板,海外市場也在逐步蓄力中。此外,伴隨我國居民人均收入及認知水平快速提升,醫(yī)療服務以及消費性醫(yī)療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長且未得到充分滿足,未來空間依然巨大。整體而言,葛蘭表示依然看好醫(yī)藥生物板塊的中長期投資機會,但短期市場波動難以避免。(記者 劉宇陽 李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