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名稱:風池
時間:2023年8月19日-9月20日
藝術家:侯薇薇
學術支持:何桂彥
策展人:葛思穎
地點: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3M展廳
展覽介紹
侯薇薇,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副教授,碩士畢業(yè)于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花鳥專業(yè),出版書籍《侯薇薇作品》、《古典工筆花鳥畫臨摹》等?!帮L池”將呈現(xiàn)藝術家自2011年至2023年創(chuàng)作的50余幅作品,包含多種尺幅、不同丹青技巧和多個系列的代表作:一盞茶、一片風荷、一座山峰、一種動物都在水墨線條下變成某種安靜、靈性的化身;從蝴蝶翩飛的石柱一角,到神龍游過的巨石之巔,以各種形態(tài)的線條、設色,畫面中筆墨運用精湛嫻熟,細膩而不失力度。
風池,絹本設色,98x61cm,2023
風,是自然界的一種力量,它帶著變化與流動,象征著生命的律動。而池,是收容風的容器,承載著傳統(tǒng)水墨畫的智慧與文化,也承載著藝術家的造詣與觀念。藝術家選擇以“風池”為主題,正是為了表達自身情緒與文化環(huán)境的交融,在傳統(tǒng)文化的底蘊中尋找當代藝術的靈感與價值。
同時展覽呈現(xiàn)藝術家近十年對水墨畫的探索,讓觀者有幸領略擁有這樣一份頗具代表性的學院派履歷的藝術家作品,進而了解她多年來的藝術造詣、沉淀、突破與變化;并探尋侯薇薇在長時間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所表達的精神內核,以“一種系統(tǒng)性的水墨實驗”展示藝術家潛意識中世界的模樣。展覽將持續(xù)至2023年9月20日。
千里之行,紙本水墨,273x100cm,2016
腐草為螢,絹本水墨,208.5x138.5cm,2021
九分散,絹本水墨,94.5x135cm,2023
靈者動,故心自見
——侯薇薇的系統(tǒng)性水墨實驗
文/葛思穎
一幅畫可能與某個事件或地點相關,但它的意旨并不在于講述有明顯指向性的故事或描繪特定的地方,而是要喚醒那轉瞬即逝與綿綿不絕的、消失與可視可見之間的張力。侯薇薇的作品中出現(xiàn)許多意象與現(xiàn)實世界互相交織的畫面,研究自我世界觀以及平行生活之間的關系,展示了她在傳統(tǒng)水墨材料與現(xiàn)代藝術語言的敏銳感知和創(chuàng)造力。
迎香,紙本水墨,113.5x113.5cm,2023
如果從純粹觀看的角度出發(fā),侯薇薇的畫作中有大量的山水、植物和動物的描繪,蟄伏在寧靜溫淡的畫面中,仿佛是藝術家對心境的某種自持?!对谑澜绲拿恳粋€角落》同題作品是最令筆者動容的一個繪畫系列。當這里發(fā)生一件事時,那里也會發(fā)生另一件事,在我所知道的所有地方。
天地山川、花鳥魚蟲在畫家的意識世界中反復被描繪。山水花鳥畫通常是對一個具體地點、對象的圖畫表現(xiàn),而侯薇薇的畫作將自然景象與神話性融為一體,讓山水花鳥轉變?yōu)橐环N繪畫母題,以輔助對畫家精神世界的視覺化再現(xiàn)。這種外部物質世界和畫家自由的內心精神世界并置的創(chuàng)作手法,將畫家的自體精神與山水花鳥相融合,讓觀者得以探尋她的內在世界,亦沉浸其中。
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絹本水墨,86x112cm,2016
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之九,絹本水墨,100.5x186cm,2019
當目光凝向侯薇薇描繪的許多大尺幅畫面的作品,讓人一見便難以忘記的強烈存在,碩大畫面中的種種形象被編織入一個緊密相連的互動結構。無論是中心呈現(xiàn)的奇石還是將意識不斷包裹又撕裂的樹木,畫面充滿著一種令人沉思的動感:變換的墨色,形態(tài)怪異充滿野性的樹木,波浪般的奇石,還有作為藝術家眼睛鏈接著內在空間的螢火蟲、蝴蝶、蜘蛛、鳥類等,都給畫面注入了令人神往的活力。六朝畫家王微(415-443年)曾概括性地表述:“本乎形者融,靈而動者變,心止靈無見,故所托不動,目有所及,故所見不周。”在侯薇薇的畫作中,我們頻繁地看到三種形象——鳥獸、樹木和奇石,鳥獸代表畫面內部的觀者;奇石是她注視的對象和往昔的記憶;而樹木既構成了環(huán)境,也加深了畫家內心世界的筆墨。
夜游,絹本水墨,244.5x123cm,2023
對水墨作品抱有強烈熱情的畫家,筆者亦有著格外多的偏愛。這需要一種必不可少的天賦,是一種再多耐性與苦工都補償不了的一種天賦。侯薇薇對事物特征迅速又細致的捕捉,憑著清醒而可靠的感覺,自然而然能辨別和抓住種種細微的層次和關系:時代與環(huán)境的特征印在畫家心上,藝術家又把心境印在作品上,她用想象和情緒推進形態(tài)和場景,這些思緒的涌動勾勒出畫面的空間,以致于侯薇薇所看到所描繪的事物,構建起觀者與畫作之間的對望,極為美妙。
白月夜,絹本水墨,146x144cm,2023
就像走在空中
踩在水里
尋找你的山洞
雨水在為我指引
土地上開出潔白的花
我檢查了漫山遍野
在每一個樹洞下傾聽
那微弱的風
發(fā)出嘶嘶的叫聲
不遠處
轟鳴的雷聲炸開原野
發(fā)出刺眼的光芒
火燒掉了遍山草木
展現(xiàn)出哀嚎的焦灰色
枯竭的味道
飄進我的眼睛
和雨水一起涌出
——風(節(jié)選自《侯薇薇詩集》)
風門,絹本設色,122.5x195cm,2023
在欣賞侯薇薇的水墨功底之余,同樣被她的詩集所打動。詩歌中的空間創(chuàng)造與畫作一樣具有強烈的時間性,也同樣是在時間過程中完成的。而文字蘊含的精神和情感的力量亦是無窮盡,讓觀者在欣賞畫作的同時豐富圖像、空間和時間的關系與認知。
水墨
鏈接永恒變化中的
生生不息 盛以薇薇
展覽現(xiàn)場
藝術家介紹
侯薇薇
2004年畢業(yè)于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花鳥專業(yè)(碩士學位),現(xiàn)為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部分重要展覽包括:“第五屆亞洲藝術雙年展”(福岡亞洲美術館,日本福岡,2022),“成渝女性藝術家邀請展”(成都市美術館,成都,2022),“首屆當代水墨創(chuàng)作暨兩岸百位名家學術聯(lián)展”(臺灣藝術大學,新北,2021), “黃盒子開放展”(黃盒子美術館,青島,2021),“綿延--中德當代藝術邀請展”(陶努斯施泰因藝術博物館,德國法蘭克福,2019),“重慶首屆工筆畫展”(102號藝術基地,重慶,2018),“2017中國-南亞東南亞國際美術展(優(yōu)秀獎)”(昆明市博物館,昆明,2017),“方向·未來-中國當代藝術展”(羅瓦尼米北極中心博物館,芬蘭,2016),“中國工筆畫省際聯(lián)盟首屆優(yōu)秀作品提名展”(四川省博物館,成都,2016),“第三屆南京國際美術展”(百家湖美術館,南京,2016),“第六屆重慶市美術作品展(優(yōu)秀獎)”(重慶美術館,重慶,2016),“南京國際美術展 ,銅獎”(國際博覽中心,南京,2014),“獅城弄墨-首屆南京國際美術展水墨選展”(新加坡畫廊,新加坡,2014),“第五屆全國美術院校美術大賽(特等獎)”(合肥,2014)
策展人介紹
葛思穎
喜瑪拉雅美術館策展人
設計師
畢業(yè)于倫敦藝術大學,參與執(zhí)行《超現(xiàn)實:AI達利+探夢達利》沉浸藝術大展、《加密上?!肥讓肳eb3.0數(shù)字藝術大展、《未來已來》首屆喜瑪拉雅國際兒童藝術大展、《看見我》陳悟個展、《藝游未境》數(shù)字藝術展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