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里裝了不少的APP,有些是手機自帶的,有些則是各種‘需要’而裝,這倒無所謂,但煩人的是,剛打開APP就有各式各樣的廣告,彈窗廣告更是防不勝防。”烏魯木齊市民高先生對當前APP廣告極其厭煩。
不同的手機應用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是隱藏在APP中的廣告,從最初的顯形投放,到如今的隱形投放,是便捷了用戶的生活,還是增加了用戶的苦惱?近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fā)布的報告顯示,當下有58%的手機應用(APP)含有廣告,其中69.7%的廣告沒有“關閉鍵”。而且很多手機應用(APP)的廣告都是精準推送的。
據了解,企業(yè)有了“軟件著作權”,就可以制作APP。天眼查專業(yè)版數據顯示,我國近五年(2016~2020年)新增的非個體企業(yè)中有超過30萬家企業(yè)擁有“軟件著作權”,較過去五年(2011~2015年)相比,環(huán)比增長34%。
業(yè)內人士指出,作為商業(yè)推廣手段,廣告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是廣告能否有效轉化成銷量,還得看用戶接不接受。虛假煩人的廣告,知名度是增加了,可增加的是惡名,只會適得其反。
精準投送+引誘下載
“每次兒子一看手機就給我下載一堆軟件,都是他玩游戲下載的。卸載了還有垃圾,就很麻煩。”安女士的孩子今年5歲了,喜歡玩手機游戲,每次玩過之后,都會下載很多其他游戲軟件。據安女士觀察,兒子下載的軟件都是所玩游戲廣告推送的內容,還有一些則是短視頻廣告推送的內容。
存在同樣苦惱的,還有喜歡健身的陳先生。他表示,自己會通過看短視頻的方式健身,但是看了一段時間之后,他就會看到存在廣告的短視頻,而且廣告內容就是健身方面的產品。
這些精準投送的廣告,在其獨特的“誘惑”下,成了用戶無法避免的廣告和軟件。其實,對于互聯網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十四條規(guī)定:“利用互聯網發(fā)布、發(fā)送廣告,不得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絡。在互聯網頁面以彈出等形式發(fā)布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
《APP安全意識公眾調查問卷報告》顯示,逾六成受訪者可以接受精準推送和個性化廣告,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很反感,感覺自己被窺探或偷聽。
APP廣告亂象隱藏風險
盡管國家已有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但在APP廣告下衍生其他問題,存在難以判斷的隱形風險。
前兩天,正常瀏覽朋友圈的張阿姨看到了一則化妝品廣告,原本想屏蔽廣告,卻看到底下有很多自己好友的評論。雖然廣告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其互動的留言卻讓人有些慌張。在家人的幫助下,張阿姨在朋友圈舉報中反饋了該信息,截至目前,沒有得到官方回復。
除此之外,短視頻APP中的廣告對用戶指向明確,存在隱形風險。
記者發(fā)現,翻閱抖音、微博等應用時,會經常出現“微博賬號貸款”“某某平臺貸款”等各式各樣的廣告。此外,游戲中也存在廣告推廣,一些游戲將獎勵與特定微信公眾號或特定APP相連,提出日日登陸、活躍等任務,從而給玩家獎勵,一些玩家取得獎勵后,其QQ號會被自稱“游戲公司工作人員”聯系,以進行新游戲的內部測試為由添加好友。“被加好友的那一刻,我就覺得自己的隱私被賣了,心里特不舒服。”某游戲玩家擺女士說道。而在推廣的軟件、微信公眾號內,又存在不一樣的廣告。
“對于這些廣告,它是存在人為操作性的,用戶可以選擇不去下載、關注,同樣,它的受眾也是有明顯的指向性的。”有專家說。
需強監(jiān)管嚴追責
此前,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唐健盛在采訪中說道:“APP的廣告特點是信息展示到點擊購買,所以我們認為APP的閉環(huán)型廣告,對消費者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的影響,比其他廣告可能要大。”
由此可見,APP推送廣告更需要尊重消費者的權益,減少關不掉、隱藏深的廣告,但就目前而言,APP平臺在廣告推送上不僅沒有保障消費者的利益,同時降低了企業(yè)自身品牌的價值。
廣告雖然在APP平臺上,但其同樣受到《廣告法》的約束。因此,面對手機APP廣告亂象,需要增強監(jiān)管,嚴格要求廣告主,把關廣告內容,降低“關不掉”“隱藏深”的廣告現象的出現。同時,對企業(yè)也要嚴格要求,明確企業(yè)社會責任,減少垃圾廣告的投放。從而規(guī)范APP廣告投放的環(huán)境。
業(yè)內人士指出,終結APP廣告亂象,需要加強監(jiān)管。APP發(fā)布者要盡到對廣告內容進行合法性審核的義務,為消費者“把好關”。而相關部門也要加強監(jiān)管,發(fā)現一起查處一起,才能為APP廣告裝上“關閉鍵”。